为什么乔布斯的拼图游戏的主题是「连接」?

预计阅读时间:15 分钟

导语:如果把玩拼图隐喻成寻找人生的意义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思考了很久,并没有得到一个「逻辑自冾」的答案。

于是我就去看了Elon Musk,Steve Jobs的相关传记,试图在他们的人生旅程里找到一些线索。

无意中发现,Elon Musk曾经在Twitter有过一次自我暴露,他说自己可能有Bipolar Disorder,即:双向情感障碍。这种情感障碍往往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情绪起伏会非常的巨大。

曾经有人在Twitter上向Elon提问:

Elon Musk on Instagram shows an amazing life. I wonder if the ups and down he had make for a more enjoyable life?

马克龙在Instagram上展示了他精彩的日常生活,我想知道他所经历过的跌宕起伏让他得到更好的生活了吗?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Elon Musk 去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

The reality is great highs, terrible lows and unrelenting stress. Don't think people want to hear about the last two.

现实是极端的高峰,可怕的低谷和巨大无情的压力,我并不认为人们想听到后面两个。

这是地球上,目前我最喜欢的一个企业家,他「真实」的生活状态。

Elon 如此坦诚的答案让我内心有点失落。这种失落的感觉类似于要去接受一些事实,例如:柯南会有解决不了的案子,卷福输给了莫里亚蒂,马里奥也没有救出小公主。

于是我就跑去 Quora 上重新读了一遍 Elon Musk 的前妻 Justine Musk 曾经回答过的那个问题:

How can I be as great as Bill Gates, Steve Jobs, Elon Musk, and Richard Branson?

我想试图再从 Justine 的回答里再挖掘出一些线索去否定我的失落。

然而,无意中,我看到了排在 Justine Musk 回答之后的另一个人 Michael Simmons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Michael 是福布斯/时代杂志撰稿人和企业家)

在读完的那个瞬间,我突然明白了一些事情。但是在那个moment里,我无法用语言去描述感受。因为语言的局限性还没办法catch up上思维的速度。

但我确定的是:我用来观察这个世界的光谱(Spectrum)的折射率又发生了变化。

Michael的回答大概有五千多字,我用碎片化的时间陆续翻译了一周多,决定做全文翻译的理由也很简单:他的回答里有很多令人「触动」的insight,想与你分享。

下面正文就要开始了。

文章总共由三部分组成:

  • Part 1 是我编译了 Michael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 Part 2 是我对「人生的意义」的阶段性回答.

Tips | Quora是吃的吗?

Quora 是一个问答SNS网站,由Facebook前雇员查理·切沃(Charlie Cheever)和亚当·安捷罗(Adam D' Angelo)于2009年6月创办。小名叫「美版知乎」。网址是www.quora.com,有对应的app可以在应用商城下载。

1.0 为什么乔布斯的拼图是「连接」?

1.1 预测成功的最佳线索是?

这个问题在之前已经被很多人不同程度的研究过了。

在问题里提到的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非常专注于「个人特质」的培养,例如努力工作、刻意练习等。但当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去审视他们时,我们会发现这些「个人特质」并不是故事的全部。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工作起来非常拼命,有伟大的想法,规划着各种大事情,但他们都没有像这四位那样成为「传奇」。

我自己就是一位企业家。我从16岁就开始拥有这个身份了。

不过最近,我也和你有一样的疑问。因此我开始了「寻找答案」的旅程。

通过为福布斯(Forbes)杂志做采访的工作,我接触到了「网络科学」这个领域。它以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人们是如何获得成功的"。经研究发现:「构建人际网络」的方式可能是我们获得成功的最佳线索。

后来,我去采访了许多世界顶尖的正在研究「网络科学」领域并试图理解"人际网络如何在商业和职业生涯中创造竞争优势"的科学家们。

注释:网络科学特指复杂网络系统的定性和定量规律。是专门研究复杂网络系统的定性和定量规律的一门崭新的交叉科学,研究涉及到复杂网络的各种拓扑结构及其性质,与动力学特性(或功能)之间相互关系。

而在上面提到的四个传奇人物中,我认为最能展示出「人际网络是如何影响成功」的最好的例子是史蒂夫·乔布斯。

史蒂夫·乔布斯已经去世快四年了。

从那时起,讲述他人生故事的传记和电影陆续出现了。

每个人都在庆祝他留给人类的这些伟大遗产,并致力于去分享着他建立起世界上最大公司的方法论,比如:关注细节,吸引世界级一流的人才,并对他们保持极高的标准和要求。

我们认为我们理解他成功的原因。

其实我们并没有。

我们把适用于他们成功的原则仅仅定义为他们拥有「古怪的个性」,而忽略了其它因素。

人们经常忽略的是他的两个看似相反的品质之间的「冲突」所产生的「相互作用」,这两个品质分别是:

  • 狂热的专注力 (Maniacal Focus)

  • 处于待命状态的好奇心 (Insatiable curiosity)

这两个并不是随机的品质,这可能是让乔布斯走向「传奇的人生旅程」里最为重要的品质。

乔布斯的「好奇心」激发了他的「激情」,让他接触到了拥有独特洞察力、技能、价值观,以及与他自身能力互补的世界顶尖的人才。并且乔布斯的「专注」让这些人才慢慢的在电子产品领域里崭露头角。

注释:在翻译这段的时候让我想到乔布斯一个非常经典的洞察,他说:和一流人才工作的最大好处是,你不需要额外在意TA的自尊心。

我并不是一个对关于乔布斯的每一篇文章、采访和书籍都奉若神明的人。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一直如偏执狂般的研究着创造职业成功的潜在的关键因素。

经过这些年的研究,我已经找到了成为成功人士的最佳秘籍。实际上,只有一个关键变量能带来巨大的成功。

1.2 这个变量解释了导致事业成功的真正原因

2013年12月,我采访了世界顶尖的人际网络科学家罗恩·伯特(Ron Burt)。在我们的讨论过程中,他分享的一张图表完全颠覆了我对成功的理解。

下图是一个简化版本:

多项同行评审研究表明:处在一个「开放式人际网络」而不是「封闭式人际网络」,是预测职业成功与否的最佳因素。

如上图所示,你越往右走向一个封闭的人际网络,你就越容易重复的听到相同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又会「重申」着你已经相信的东西。

相反,你越走向一个开放的人际网络,你接触到的新想法就越来越多。

在这张图表里不难看出:拥有开放的人际网络的群体,明显比右边走向封闭式人际网络的群体更成功。

事实上,这项研究表明,在职业成功的预测中,有一半的差异(例如晋升、薪酬、行业认可)都是由于这一个单独的变量导致的。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时刻:“

你听到一些很有说服力的观点,以至于你想去挖掘更多与此相关的信息,但因为它看起来是如此的疯狂,以至于你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己的核心信念后才能去接受它的存在?

对我来说,这就是其中的一个时刻--------在我之前读过的所有关于自我帮助、事业成功、商业或描述史蒂夫•乔布斯的书中,都未曾让我遇到过这样的想法。

我在想,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结构怎么可能成为职业成功最为重要的预测因素呢?

1.3 一个封闭的人际网络如何影响你的职业生涯?

想要理解开放式人际网络的力量,首先要去理解它的对立面。

大多数人的职业生涯都是在封闭式的人际网络中度过的(互相认识的人组成的人际网络)。人们经常呆在同一个行业、同一个宗教、同一个政党里。

而在一个封闭的人际网络中,人们更容易去完成工作上的任务,因为你已经建立了信任,因为你知道所有的简写术语(行业黑话)和行业潜规则。

这会让人感觉很舒服,因为这个群体都以同样的方式去看待世界,而这个过程也反复论证了你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此外,想要理解为什么人们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封闭式的人际网络中,请想象一下当一群随机的陌生人聚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如下图):

神经领导力研究所(一个帮助领导者进行神经科学研究的顶级组织)的创始人戴维•洛克(David Rock)很好地解释了这个过程:

我们人类的进化已经到了把人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的阶段了。我们把大多数人放在外群体中,以及让一小部分人进入内群体来(成为自己人)。这种行为也决定了我们是否关心他人,决定了我们是支持还是攻击他人。

这个过程是我们人类「进化史」的衍生品:我们生活在一个小群体里,同时相信着不熟悉的陌生人往往是不可信的。

通过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开始理解「为什么世界是这样的」。我们开始理解为什么民主党和共和党不能通过那些对社会发展有明显益处的提案,我们开始理解为什么宗教在历史上会因为战争而消失。

它也帮助我们理解了在这个时代里为什么会有泡沫、恐慌和时尚。

1.4 开放的人际网络的惊人力量和痛苦

在开放的人际网络中,人们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机遇。因为他们是多个群体中的一部分,他们有独特的人际关系、经历和知识,这是其他群体所没有的。

其中最具有挑战的部分是:很少有人会理解你为什么这么想,所以被误解和当你的观点未得到足够重视的时候会让你觉得自己像是个局外人。

与此同时,它还需要将「不同并且冲突的观点」融合到一个世界观中形成逻辑自冾,这也是另一个挑战。

在我最喜欢的电影《黑客帝国》中,主角尼奥(Neo)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中。在电影中,一旦他回来到真实的世界,他就不能再回去之前的世界了。他在新的群体里是个局外人,在过去的生活里(旧群体里)也是个局外人。而他的经历,是他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无法理解的。

当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时,同样的现象也会发生。

另一方面,拥有一个开放的人际网络等于拥有一个巨大的机会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 更加清晰的世界观。它为他们提供了从不同群体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这样很多认知上的错误就会自动消除。Philip Tetlock的研究表明,拥有开放社交网络的人比拥有封闭社交网络的人更善于去预测。

  • 具有控制信息共享时机的能力。虽然他们可能不是第一个听到某个信息的人,但是他们可能是第一个将某个信息介绍给另一个群体的人。因此,他们可以利用先发优势。

  • 能在团体之间充当翻译和联络人。他们可以通过充当中间人将两个人或组织连接起来去创造价值,这两个人或组织可以互相帮助。(如果没有中间人这个角色,他们平时是不会彼此交流的)

  • 更多具有突破性的想法。凯洛格管理学院(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领导与组织变革教授布莱恩•尤兹(Brian Uzzi)进行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他钻研了历史上数千万项学术研究报告,通过比较这些学术报告的研究结果、引用次数和引用文献----于是一个有趣的模式出现了。表现最出色的研究里引用的文献中有90%是传统型的(研究本身的领域), 10%是非典型的(从其他领域)。

尽管历史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但这个规则却在各个领域里保持不变。拥有开放人际网络的人更容易创造出「非典型组合」。

1.5 乔布斯的修正主义时间表

由于在一生中在不同领域里追求着「随时处于待命状态」的好奇心,史蒂夫·乔布斯形成了极其独特的视角、技能和人脉,这是其他从事计算机这个行业的人所没有的。

他拥有着敏锐的「关注力」,并将这些独特的优势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司-------苹果。在苹果内部,他将不属于世界一流的员工、产品和操作系统通通剔除并拒之门外。

于是许多人很快就把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部分人生贴上了「迷茫」或「荒唐」的标签。

然而,当我们回顾他的一生时,我们发现他那「看上去会令人分心的好奇心」对他的成功至关重要。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人生中,那些令人不可思议的标签或他性格中的怪癖,都成为我们都能遵循的可以复制的原则。

从这个高度来看,我们可以开始理解以下摘自1995年《连线》杂志对史蒂夫·乔布斯的采访时,乔布斯所说的话:

Creativity is just connecting things. When you ask creative people how they did something, they feel a little guilty because they didn’t really do it, they just saw something.

创造力只是把事物「连接」起来。如果你问有创造力的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他们会觉得有点羞愧,因为他们并没有真的去创造,他们只是看见了某种联系。

It seemed obvious to them after a while. That’s because they were able to connect experiences they’ve had and synthesize new things. And the reason they were able to do that was that they’ve had more experiences or they have thought more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than other people.

有些事儿对他们就像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因为他们能把种种体验「连接」起来,并吐故纳新。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原因是他们比其他人有更多的经验或者他们对自己的经验审视和思考得更多。

Unfortunately, that’s too rare a commodity. A lot of people in our industry haven’t had very diverse experiences.

不幸的是,拥有这种品质的人太稀少了。很多在我们这个行业的人都没有过如此复杂的经历。

So they don’t have enough dots to connect, and they end up with very linear solutions without a broad perspective on the problem. The broader one’s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the better design we will have.

所以他们没有足够的「点」来连接,他们在没有对问题有一个广阔的视角下,会最终得到一个非常线性的解决方案。一个人越是能充分的理解人性的体验,设计就会做的就越好。

1.6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纵观人类历史,所有的社会(包括我们自己的社会)都创造了不同的神话故事,而其中有一个共同的元素:「英雄之旅」。

根据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的说法,这段旅程看起来就像是:

开始这一切都很顺利。你觉得自己很正常,很合群。然后一些事情发生了,你觉察到了「变化」。你开始觉得自己在这个文化中像是个「异乡人」。

于是你试图隐藏自己的一部分来适应这样的文化,但这些都毫无帮助。

然后突然有一天,你听到了来自宇宙的「召唤」。你决定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那一部分。但那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一开始你会非常犹豫。

但最终,你还是决定要冒险一试。

当你在学习如何驾驭新世界的时候,你需要去经历一个极度困难的时期。但最后,你克服了挑战。接着,你回到了你的旧文化中,并因为你分享了你旅程中所学到的独特见解而在旧文化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Joseph Campbell

我们文化中的经典电影(如《星球大战》)到我们崇拜的英雄(如史蒂夫·乔布斯),英雄之旅的神话无处不在,因为它触及了人类经历中的核心部分。

Tips

约瑟夫·坎贝尔(Joseph·Campbell)是一名美国研究比较神话学的作家,他的作品里主要探讨了人类文化中宗教信仰的共同点和神话的共性作用,并认为神话都有四个共性作用,分别为:神话学即形而上学,宇宙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而被我们所熟知的电影《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曾经说过,“《星球大战》就是基于坎贝尔的理念创作的现代神话。

总的来说,网络科学领域向我们展示了两件事:

  • 英雄之旅是创造事业成功的蓝图

  • 而我们都可以成为英雄

当你跟随自己的内心和好奇心进入未知的世界时,你需要的仅仅是「信念」。

这一切,或许正如史蒂夫·乔布斯所说,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当我们展望未来时,你无法将这些「点点滴滴」串连起来。你只能在回顾的时候把它们「连接」起来。所以,你必须要相信这些「点」在你的未来会以某种方式产生「连接」。

2.0 所有的人都丢了装拼图的盒子

在这篇译稿的基础上,我想来谈谈我对Steve Jobs说的Connect Dots的理解。以及我对「人生的意义」的阶段性回答。

我的Lighthouse之前说过一段话让我非常触动,他说:

运气是宏观小概率支配下的随机性闪烁,是无数种未然历史(Alternate History)坍缩与消弥之后确定路径的展现。所以想要增加好运气(带来的结果),本质上要将自己放置于一个更优的概率池里面,并尽可能增加自己对随机小概率正面事件的敞口(Exposure),然后等待时间发挥作用。XYZ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我们不能用一种线性的思维或因果论或目的论去看待你在「此时此地」的境遇。

所谓的好运气、好机会,都是在你collecting了足够数量的dots后才会存在概率去「触发」连接。

如果这样描述起来太抽象,我来把它拆分的更具体一些:

  • 你过去所有经历的总和,引领你来到了「此时此地」的境遇

  • 而你所期待的「好运气和好机会」的出现往往是不期而遇的,它通常取决于你曾经collecting过的dots, dots促成了对随机小概率正面事件的敞口(Exposure)

  • 「随机小概率正面事件」只不过是一个初始的状态,它引发的是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结果

  • 每一个阶段性结果都可以看成是下一个阶段的原因和起点;

  • 一连串事件的不断发展,最后才会形成一个跨越「非连续性」的deliverables(这里的 deliverables 可以理解为人生阶段性的可交付成果)

  • 而这个「可交付成果」更像是一场游戏。如果你回头看,你会发现你是这个游戏的主人,也是整个一连串事件的编剧、导演和演员

  • Then, nothing you can blame, you made every single choice

总的来说就是:一直到最后结果出现的时候,你才会理解dots的意义并明白这些dots连接成了什么样的线,线变成了什么样的面,面组成了什么样的体------这就是你「英雄之旅」路径的形状。

我来举个具体的例子。

上篇7000多字的文章发布后,有好些朋友私信反馈我,说内容很好,但是文章太长了,说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微信公众号阅读时间超过10分钟的文章,传播性是呈指数级下降的。

其实我是知道一旦文章字数超过3000字,传播性会呈指数级下降这件事的。

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培养这个公众号的「价值感」,静静的等待时间发挥作用,是比传播性重要的多的事情。

因为这个公众号已经成为了我的「社交货币」,进入到我所拥有的「概率池」里进行发酵。它会增加概率池对各种随机小概率正面事件的敞口(exposure)。

与此同时,它会和这个世界的「无序」进行碰撞,最终,会给我的生活带来一些「不确定性」。

而在这些不确定性里,是否会「碰撞」出黑天鹅,我此刻无法做出预测。但我可以预期的是,只有提供给它去「碰撞」的机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里,我才有可能知道答案。

那这里的「碰撞」到底指的是什么?

我之前在研究如何做好PPT的排版设计时,曾经看到过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的著作《做衣服》(山本耀司是日本非常著名的设计师),他在书里说过的一句话: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要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你才知道自己是什么。

我将现有认知模型下对世界的「投射」放进这些作品里,让「真实场景」里的张力去反弹这里投射。它会去到不同的人群中,会和有趣的思维「碰撞」,它反弹回来的形状会帮助我更好的去理解「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我观察世界的维度增加了以后,我对「自我的认知」会继续溢出到下一个真实的场景里。

于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是为什么我认为乔布斯说的 Connect dots 的前提是 Collecting dots.

我前段时间看了一个Stand-up show,我非常喜欢的艺术家Daniel Sloss用喜剧的方式表达过关于「拼图游戏」的一个有趣的观点,他说:

想象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是每个人自己的拼图游戏,我们通过时间,同时基于经验和教训,一点一点慢慢地把它拼凑在一起,直到拼出你认为最好看的图案。

但事实是,每个人都把装拼图的盒子丢了,所以我们没有人知道要拼的图案是什么,我们只是装作自信的在那里瞎猜。

——Daniel Sloss, Stand-up show, Jigsaw

然后他用了一个又一个喜剧段子去解释他理解的拼图游戏的逻辑是什么的时候,我从那些幽默的智慧里,开始理解为什么「人生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 Life is 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因为自我实现的内部机制是「可选择权」,人性中的「自恋」让人有选择的去关注能让自恋满足的事物,通过它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而「可选择权」来自于我们的潜意识。

「潜意识」期望我能做到的高度,就是我可以实现的高度。

不过 Daniel Sloss 在 stand-up show 的结尾也表示说,他人生现阶段的拼图已经完成了,他开始慌张了,因为他才 26 岁,too earlier to end the puzzles.

但我并不这样认为他的拼图已经完成了,因为拼图的盒子上的图案会是「流动」的。

因为「爱」和「恨」是会流动的。

所以,他的下一个拼图游戏会很快找到他。

更期待你可以理解的是:不管拼图游戏怎么玩,它都不会让你轻而易举的得到「快乐」。

关于这点,还可以聊的更深一点。

我们人类从「恒星炸成生命」后有四个无法逃避的既定事实:

  • 我们每一天都在老去;

  • 我们及我们所爱的人终将死亡;

  • 孤独会是生命的常态;

  • 生命并没有明显的意义;

这就像是你克服了种种恐惧,勇敢的 slay the dragon,安全的跃过了一个很艰难的深渊,迎来的却是另一条恶龙和另一个更艰难的深渊。

而如果你放弃抵抗,选择掉下深渊,则发现深渊之底是一片虚无。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一片虚无。

于是看上去,这两个选择好像并没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在去寻找虚无的路上,另一个是放弃抵抗,面对虚无。

那如果是这样,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请允许我用一种看似逃避的方式给出「现阶段」我能给出的答案:

曾经有好几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问过我,平时工作这么忙,周末还要挤出时间写稿是为了什么。

我对不熟的人说: I'm doing this only for fun;

我对朋友说: It gives me a sense of value;

我对挚友说: I'm collecting the dots;

我对自己说: I will connect those dots.

上面这四个描述的内容都是事实,只是因为诉说的「角色」不同,它被 verbalize (语言化)后的程度也不一样。

今天,我心里突然有了一个答案,它可以穿透所有「角色化预期」的回答,给到任何一个问我这个问题的人,不管TA在我的生命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以下是这个答案目前的样子:

I'm doing this for the people I love,

For people who may love me in the future,

For people who love me now, and I might not know, but I will see you in the future.”

Yes, I will see you and you will see me.

因为生命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被看见。

这就是我目前认为的「人生的意义」。而这里的「爱」也绝对不是指亲情、友情、爱情。

这是 as human being, to another human being的「爱」。如果一定要去形容的更具体点,这种「爱」有点像是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我一直在说,我们的语言限制了我们的思维。

我开始真正的明白为什么乔布斯说 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 (过程即是奖励.)

同时我也相信着:

Journeys end in loves' meeting. 漂泊止于「爱」的相遇.

因为,那会是生命最深处的相遇。

- End -

Last updated